冬季钓鲫鱼时,打窝后不能过早下竿,要等窝子里形成鱼群真正发窝才行,但发窝时间因地区、窝料、水环境不同而无固定答案,以下是一些判断原则和方法:
冬季鲫鱼爱聚群,前期窝子里来的一两条鱼是被诱饵吸引,后期更多鱼是因窝内有鱼形成小群而被吸引,所以冬季钓鲫发窝主要靠鱼引鱼。窝料后期主要起留鱼作用,这也是冬季多用酒米打窝的原因。若过早下竿钓上来先来的鱼,就形不成鱼群,窝子会变凉。
冬季鱼成群且水温低、活动量极低,发窝后即使窝料吃完,鱼群也不会很快散去,判断下竿时机宁长勿短,比如假设三个小时发窝,过半天再钓也可行,即便鱼跑了补点窝料就能召回。
冬季鱼摄食量低,打窝量不宜多,小水面钓鲫有时半个羽毛球的窝料就够。窝料太多鱼吃饱会挑口或短时间内不吃,甚至游走,且不易通过补窝召回,打合适窝量有助于掌握发窝时间,如隔夜窝可适当多打。
可通过观察窝子里的鱼星判断是否发窝。冬季水面安静,利于观察,只要发现有单个或几个小型气泡冒出且看起来热闹,或出现成片细碎气泡(是鱼啄食窝料挤压淤泥造成),就基本表示发窝了,不用辨别气泡是哪种鱼发出的,因为通过气泡辨别鱼种成功率低,此时即可下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