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钓友,你们有没有觉得立秋以后是不是突然感觉鲤鱼变得聪明起来了?明明打了很多窝子,窝点里面鱼星直冒,可浮漂就是一动不动,有时候偶尔来一个蹭线的动作,提杆根本不中鱼。别着急,这并不是你钓技退步了,而是秋季的鲤鱼警惕性真的上了好几个台阶。


立秋之后温差变大,好家伙,这温差一上来早晚凉,中午热,水体上下温差大,鲤鱼本身就有点懵圈,加上经历了整个夏季的垂钓压力,它们变得异常谨慎。你发现没有,它们对集中的窝料常常是只远观不亵玩,聪明的鲤鱼甚至会玩起战术。


image.png


先在窝子外围游弋观察,即使从窝料旁边经过,也可能只用腹鳍或尾鳍轻轻一扫,把窝料拨出窝点,然后再退到安全的距离,确认没有危险了才回头,小心翼翼的叼走那颗被扫出来的饵料。这波操作你说气人不气人?


秋季的鲤鱼这么狡猾就没有招了吗?有关键在于变。


第一招:窝料化整为零,消除鲤鱼的戒心


别再打重窝、打大团了,初秋的鲤鱼对集中堆积的食物反而疑心更重,试试把窝料打得更少、更分散,用打窝勺少量勤补或者直接手抛,让窝点呈现星星点点的状态,模拟自然散落的食物。


这种不经意的散落反而让鲤鱼觉得更安心、更自然,更容易放松警惕,进窝速度大大加快。


第二招:钓点剑走偏锋,专攻窝边盲区


如果您现在还在死守窝子正中心就out了,高警惕的鲤鱼,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,往往在窝子外围活动或者只在窝子边缘试探性的进食。


这个时候你的钓饵应该放在哪里?果断钓窝点前方两侧半米、一米甚至更远一点的外围区域,尤其是观察到有鱼星在窝边冒起,把饵料精准的抛到这些位置,往往能立竿见影,给那些自以为聪明的鲤鱼一个措手不及。


第三招:涨水反其道而行之


初秋多雨,水位上涨,淹没了不少岸边的草地,这可是藏鲤鱼的好地方。但问题来了,草下情况复杂,饵料如果老老实实沉底很可能直接掉进茂密的草缝里烂叶下,鲤鱼根本找不到,难道眼睁睁看着好钓位浪费吗?


解决方法一:


就是让饵料浮起来钓离底,调漂时让钩饵悬浮在离水底10-30公分的位置,只要刚刚高于水草就行,这样饵料就在水草上方清晰可见,鲤鱼一眼就能发现悬空的美味,大大增加了发现和咬钩的几率。


解决办法二:


反底钓法,利用特殊的线组,比如小浮球泡沫粒让钩饵浮到水草叶片的上方,这招对付水底有淤泥烂草或者障碍物的时候尤其管用,确保饵料不会被埋没,始终处于鲤鱼容易发现和就饵的位置。


初秋野钓鲤鱼不要抱怨鲤鱼滑口太难钓,其实它在考验应变能力,温差大,鲤鱼警惕性高是客观事实,但抓住核心降低鲤鱼的戒心,精准打击其活动区域,克服特殊环境的障碍就能扭转局面。


所以说秋季钓鲤鱼打窝要散,不要集中,钓窝边不要钓窝中间水草茂密的地方,钓离底反底钓法鲤鱼更容易咬钩。钓友们秋钓鲤鱼不妨试试这样调整,也许惊喜就在下一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