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颡鱼又名黄骨鱼、黄辣丁、嘎鱼等,味道鲜美,营养价值极高。分布在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等南方地区,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,多生活在水库、河流、湖泊、池塘进水或缓流处,有沿岸觅食的习惯。
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中心的杂食性鱼类,但食性随环境、季节、节等变化而变化。寻找食物的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,特别喜欢吃蚯蚓及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、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脊椎动物。
黄颡鱼耐缺氧,生存温度为零摄氏度至三十八摄氏度,最佳生长温度为二十五摄氏度至三十八摄氏度。黄颡鱼个头小,生长速度慢,成年鱼约一百克。有筑巢、产卵、保护后代的习性。
产卵时,雌鱼选择具有水草、沙泥质的浅滩,建造鱼巢或者有结构的地方,有几个在一起,也有几十个成群产卵,受精于穴内,雄鱼在穴口保护鱼卵孵化,通常保护到小鱼自己游动,七八天。在这段时间,雄鱼几乎不摄食,雌鱼产完卵后离巢觅食。
综上所述,作钓黄颡鱼应该选择夜钓、走钓为主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找鱼钓有结构的地方。饵料方面应该以腥味为主,特别是蚯蚓、蛆虫等小虫、小虾对黄颡鱼有致命的诱惑力。
线组搭配要求不高,因为黄颡鱼食性凶猛,几乎都是一口闷,稍有不慎便会深喉。因此,我们在作钓黄颡鱼的时候,鱼钩可以适量放大,钓灵一点,一个钓点钓几条,立刻换下一个钓点。
特别注意夜钓有风险,河边有毒蛇,家中还有母老虎。各位钓友,请做好防护。要是遇到母老虎突然很温柔,催你出去钓鱼,那就值得深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