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,人的眼睛是没有办法看到水下的情况。那我们怎么知道鲤鱼已经进窝了,甚至到了钩子旁边,本文就把绝招分享给大家,学会之后,以后野钓时窝里有没有鲤鱼,你心里都有数,都能判断出来一年能多钓三分之一的大鲤鱼。


image.png


首先要判断窝里有没有鲤鱼,主要是靠2个技巧。


第一个技巧就是经常挂在嘴边的看鱼泡


不过这个技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,一定要先搞明白一件事,什么是鱼泡,什么是沼气泡。因为很多钓友搞不清楚鱼泡跟沼气泡的区别,只要看到窝子里有这个泡冒出来,它就认为是鲤鱼进窝了,后续肯定是要闹笑话的。


首先沼气泡它是水里释放气体产生的,所以它产生的速度非常非常的快,而且会停留在原地,且规则都是一股脑就冒出来。它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,泡冒出来之后,停留的时间会非常的短,基本上只要一出水面立刻就会不见。


而鱼泡是通过鱼的鳃部产生的,混有鱼的粘液,停留的时间会长很多。只要用一点点心思去观察,绝对可以发现沼气泡停留的时间短,鱼泡停留时间长,并把它们区分出来。


当然确定是鱼泡之后,我们还要进一步看一下它到底是不是鲤鱼产生的。因为每一种鱼,它产生的泡泡都有各自的特点,比如说黑鱼,黑鱼所产生的泡泡。它是很小也很密集,基本上一冒出来一连串的小泡,鲤鱼的泡泡有大有小,但是有两个特点:


一是大小鱼泡相连,形成一小片;二是一小片它是会走动的。


因为鲤鱼在觅食的过程中,它是一边游动,一边在水里铲着这些土寻找食物。


第二个技巧根据浮漂运动的频率来判断窝里有没有鲤鱼


现在基本上去河边钓鱼,无论怎么打窝,怎么去钓,先来的肯定都是小鱼,这是因为小鱼的数量更多、嗅觉更灵敏、食谱更广造成的。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,小鱼会越聚越多。如果你有观察浮漂动作,会发现浮漂运动的频率越来越高,而且动作幅度是很小的,通俗来说就是不规则的乱跳。


等你打窝经过一段时间之后,有时候会发现窝子里浮漂运动的频率、次数明显降低了,突然定海神针了。刚才一直疯狂闹窝的小鱼,就好像不见了一样。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大鱼进窝的一个迹象。


它背后的原理是这样的,鲤鱼作为水里优势鱼种,体型大只要一进到窝子里之后,它是有优先选择食物的权利。小鱼看到它都躲得远远的,在窝边不敢靠过来。钓鱼人在岸上,虽然是看不到水下情况,但也能明显的感觉到浮漂突然间不怎么动了。


顺嘴说一句,如果你采取调钓方案,是调高目钓低目,就像常用的带钩调5目去钓3目。子线是有一个比较大的绷直趋势。那么只要鲤鱼在窝子里一游动起来,它的尾巴会挤压到水,浮漂此时会产生半目左右下沉的动作以及左右的晃动。